杂粮果腹

佛系写手。
(意思就是你猜我更不更)

©杂粮果腹
Powered by LOFTER
 

万里人心,文史寻魂——读《雨夜短文》有感

认识余秋雨先生是因为他的小说《冰河》。据资料记载,这是余老先生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是长篇小说其实有点过而不及,毕竟这篇小说只有两万多字,而且还有两段插叙。但余秋雨说:“我们的创造并非是对自己处境的直接回答。真正的艺术,永远不是自卫的剑戟。”这句话开启了我对余老先生脚步的追逐。

曾经在《读者》杂志(2019·8)上看到文章中这么说:“人在夜间,思绪更少羁绊,可以放开了驰骋,很冲动。冲动的时候写出来的东西难免会有不靠谱的地方。”而余老先生的《雨夜短文》从题目来看,自然逃不脱是在晚上创作的。他也在书的自序里解释了书名的含义:“深夜的雨,有一种古老而又辽阔的诗意,让我的思路突然变得鸿蒙而又滋润,于是,一个题目出现了。但这个题目又不能写长,因为一长就失去了诗意,而且那么美的雨声又不允许写作人闭目塞听,陷于文墨。因此,雨夜的文章,大多不会琐细,不会枯燥,不会冗长。”

其实写作时的时间并不会带来什么影响,而是取决于一个人的文化尺度。

我并不喜欢华丽的辞藻和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因为读的时候只会感到看不到尽头的枯燥与焦躁,读后更觉得了然无味。这个飞速发展的世界纷纷扰扰,快节奏的生活使我这个没有耐心去细细品读长散文的读者更适合《雨夜短文》这种文章。“我不知道大家会不会从本书的文章之短,感受到夜,感受到雨,感受到万籁俱寂中淅淅沥沥的醒悟和微笑。”

纵观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文章篇幅短小,意境至美。上辑“万里入心”,共四十篇,是苦旅足迹遍布四海的余秋雨在空间上的抓取和思索,更是一位年逾七旬的长者在回望人生旅途时的感悟与警醒。这些内容对于读者来说,无疑是人生规划中的航标灯塔。如在《跑道》中,作者把百态的人生比喻成跑道:“中国文化的跑道上,一直在进行着一场致命的追逐。做事的人在追逐事情,不做事的人在追逐做事的人。这中间,最麻烦的是做事的人。如果在他们还没有追到事情的时候先被后面的人追到,那就什么也做不了了。”或许,在当今的时代,这样的追逐很是常见。社会上的职场争夺,学校里的成绩比拼,甚至于家中宠物的争宠,比比皆是。“重重的后顾之忧,密集的追杀脚步”——正因为有了后面不断涌上来的重重压力,我们才有了拼命往前冲刺的动力,才不会过早地被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过早的淘汰。达尔文的“适者生存”,在任何时刻任何地点都是真理。

书的下辑取名“文史寻魂”,共十八篇,是余老先生的一个大胆实验。他用极其精练的语言,勾勒出中国古代文学的脉络,提领最精要的核心内涵与最关键的人文精神。在《王阳明的生命宣言》一文中,余老先生细细分析了王阳明先生能在悠长岁月中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心即是理,所以“一批批‘有心人’离开了空洞的教条,去从事一些让自己和他人都能‘入心’的事情”;致良知,于是“把‘致良知’作为目标的君子,遇到困难就不会怨天尤人,而只会觉得自己致良知的功夫尚未达到”;知行合一,才会有“王阳明先生让大家明白,他们无行,只因为他们无知;他们未行,只因为他们未知”。内心、良知、行动,组合成一个问题:我该如何有意义地度过我的人生?这个问题困扰了无数懵懂年轻人前进方向,而王阳明先生直接简明扼要地告诉所有人秘诀——放手去做!

喜欢余秋雨的文章,正是因为余老先生的散文作品中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的主线,那就是对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的追溯,思索和反问。当今中国,已经步入新时代,正需要这样富有诗意和表现力的语言来唤醒中国年轻人沉睡的本土灵魂,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勇往直前。